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446平衡

446平衡(2 / 4)

    当然,也有留在京师的,不过那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比如儿子在京城为官,自己回乡没人养老,这种情况下可以申请留京。

    脑海里随意想着这些事儿,忽然,魏广德感觉灵光一闪,似乎自己摸清了嘉靖皇帝的心思。

    什么心思,自然是唐汝揖入裕王府的目的。

    致仕,当然和唐汝揖无关,人家才四十多岁,离致仕还远着呢。

    嘉靖皇帝把和严家有关系的人送进裕王府,为什么?

    这应该也是在为裕王将来执政铺路才对,或者说是在裕王身边安置朝中各方的势力,让他能对朝政有个提前了解,或许,这也是帝王教育的一种方式。

    看看唐汝揖入府前裕王身边是什么情况,以高拱为首的裕王派,他们入朝后很快就聚拢在裕王身边,为裕王服务,目的自然是在裕王登基后能后飞黄腾达。

    但是,这些人也是经受过考验的,当初景王在京时,这些人都对裕王不离不弃,最起码忠诚这一块不缺。

    除此外还有谁?

    徐阶的势力。

    裕王府被景王府打压,过得艰难,而徐阶在内阁被严嵩打压,也是寸步难行。

    两个实力弱小的凑到了一起,他们天生就是对景王府和严家的对手。

    至于朝中的第三股力量,却是游离于这两派之间,虽然某些时候会偏向裕王一些,但到底没有投靠过来。

    可以说,裕王从来就没有和严系官员有过太多接触,这自然不利于将来他提拔用人,平衡朝局。

    现在嘉靖皇帝把严系的官员安排进裕王府,或许是担心裕王上位后,听信了他们这些潜邸之臣的挑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严系官员给撸掉。

    到时候会是什么情况,一党独大,可以有统一的声音但是却缺乏制衡,这对皇权不利。

    让裕王潜邸时接触严系官员,让他能对他们有所了解,至少到时候也就不会偏听偏信,最起码保留这一支力量,平衡朝局。

    至于为什么魏广德会想到这里,自然就是因为刚刚过去的欧阳必进,他被嘉靖皇帝令致仕。

    此时,魏广德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或许严嵩也会步欧阳必进的后尘。

    严嵩一旦失事,严系党羽必然轰然而散,到时候他们会因此惶惶而不可终日,这对保持朝局稳定不利。

    自然,在这个时候,嘉靖皇帝也要开始有所动作才说得通,而让唐汝揖入裕王府充当王府讲官就是动作之一,否则以裕王二十多岁的年纪,哪里还需要配那么多讲官授课。

    其实就是现在,裕王府还有三人,殷士谵、张居正和自己,平日里都没太多东西可以讲的了。

    有唐汝揖在裕王身边,其他严党官员自然就会放心很多,就可以慢慢梳理一下,哪些人该处理,哪些人该保留。

    在马车行至自家大门前的时候,魏广德总算想明白了西苑那位的用意。

    不过,这个猜测他还不打算说,至少得再看看风向,然后再悄悄告诉裕王,是不是哪天抽时间找陈矩聊聊。

    第二日,吏部送入西苑的奏疏就被批红送回内阁,裕王府自然第一时间知道详情。

    看看奏疏的最后,嘉靖皇帝依旧写上自己的批语:文撰诸臣久不擅改,兹以朴例,拟何也,具以状对。

    几位朝中重臣看到嘉靖皇帝的批语,这会儿还在各自值房写请罪奏疏。

    “陛下这是啥意思?还有谁要被罢官吗?”

    殷士谵有些纳闷,不明白嘉靖皇帝这批语到底是说大臣不会办事儿还是什么,不过现在那些人都在忙着些请罪奏疏,这说明他们自己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毕竟内阁始终是内阁,裕王即便已经是储君,可毕竟不名正言顺,很多朝廷消息这边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