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435两地

435两地(2 / 4)

    不过这不重要,将领心里打的小九九他懂,对于胡宗宪来说,他只要胜利的消息。

    继续往下看,很快就是战况的汇报。

    倭寇兵分三路进犯台州,一路由里浦登岸,欲犯桃渚;一路由周洋港登岸,欲犯新河;一路泊于健跳、圻头。

    遂命兵备佥事唐尧臣率领海门和台州之军救援新河,自领主力先剿宁海之敌,再歼桃渚、健跳等地的倭寇。

    二十六日,兵备佥事唐尧臣率部约二千人在新河与倭寇激战,溃敌后残倭残部向温岭方向逃去,第二日再败之于温岭附近的新塘,倭寇余部乘雾向乐清方向逃窜。

    正当新河激战之时,戚继光已集兵歼灭先宁海入侵倭寇,迅速转兵增援台州,二十七日,在台州城附近的花街与倭寇遭遇,戚家军速战速决,全歼来犯之敌,歼倭寇千余人,斩首三百余,俘寇首二人,淹死倭寇甚多,缴获武器数百余件,救出被掳男女五千余.

    “五千多人.”

    戚继光战报中所提到的解救百姓人数让胡宗宪心里一惊,他最担心的其实还是这些人就是倭寇的内应。

    不过有这份战报也好,至少可以撇清他们是倭寇内应的嫌疑,就算将来有御史知道详情,拿出戚继光的战报也能把此事平息下去。

    现今各路倭寇残部已退至海边,为防倭寇登船逃窜突袭其他地方,戚继光屯兵台州府城外打算伺机而动。

    “好,好,好。”

    胡宗宪看完戚继光战报,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有了这场在台州府的胜利,总算又可以给朝廷一个交代了。

    正这时,屋外又有密集脚步声,很快他请的幕僚徐渭等人已经进屋,胡宗宪把戚继光的战报交给徐渭道:“你看看吧,我们最初的判断有误,看来倭寇这次的目标还真是台州。”

    之前,总督府官员都认为倭寇目标是宁波府,一是这里富庶,二就是和舟山群岛接近,便于逃窜,即便得到沿海有百姓似有勾接倭寇作乱的消息,但因语焉不详也不敢全信。

    现在好了,不管这些消息真假,只要剿灭来犯倭寇,就算百姓真有反意也翻不起大浪来。

    绝对武力威压下,胡宗宪可不相信百姓真不怕死。

    就好像花街那些百姓,之前胡宗宪担心他们其实就是和倭寇勾接的反贼,现在想想还是多虑了,就以他们现在的表现来看,看到明军杀到不也成了被倭寇掳掠的百姓吗?

    很快,一干幕僚已经看完戚继光战报,随即又小声商议了一阵,才有徐渭上前对胡宗宪说道:“大人,以现在局势来看,倭寇主力已经在台州府现身,宁波和温州方面当是小股倭寇不假,可派人急速通报卢镗、牛天锡二人,让他们督军剿灭那些如犯倭寇。”

    “我也正有此意,文长,公文就由你书写,马上发出去。”

    徐渭徐文长,自小就被誉为“神童”,也是明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影响极大。

    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不过,徐渭科举的运气却是不好,乡试屡屡落第。

    乡试,确实是古代读书人最难闯过的一道关,不仅需要文才,更需要运气,而徐渭运气最好的时候也不过只是考过初试,而在复试中落榜。

    嘉靖三十七年冬,得到总督胡宗宪赏识,经过多次相邀,徐渭终于还是入幕府,充当胡宗宪幕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