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434修炼的嘉靖皇帝

434修炼的嘉靖皇帝(2 / 4)

    周延卧病的时候,对都察院的掌控肯定大减,御史又大多是刺头,容易极端。

    周延为人自然是好的,所以他才能压服手下御史,可他不在部院,自然就无人还能做到。

    “只希望潘大人也能如周大人那样。”

    黄锦不经意看了眼徐阶,嘴里轻轻吐出一句话来。

    这波弹劾风暴闹得很大,也基本都满足了科道言官们的诉求,消息传到外廷自然让御史们弹冠相庆,这是他们的一次重大胜利。

    而对于朝堂中官员来说,无疑感觉压力山大,被这帮言官看着,谁都不会觉得轻松。

    只是,没人知道,这次弹劾风暴直接拉开了嘉靖朝最后一次官员重大调整的序幕。

    不过到这个时候,其实影响最大的衙门还是兵部。

    江东被免职,让兵部之前的一些打算彻底落空,他们必须重新寻找一个可信之人,承担可能出现的清剿反贼的重任。

    大明朝发展到现在,文官掌兵已经成了惯例,是绝对不可能任命一个武将执行此事的。

    “许大人现在负责蓟镇,怎么可以调往福建,开什么玩笑。”

    “李文进现在是宣大总督,也是不能调动的,其他还有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别提谭纶,剿个倭寇现在都完不成,何况现在他的状况也很难让陛下同意下旨夺情,我知道他是你同乡,这事儿可不能开玩笑。”

    “我想说的是黄光升.”

    听着手下两位侍郎你一言我一语历数有资格的官员,杨博也是觉得头大。

    不过至少,现在兵部gāo • guān 似乎都不看好胡宗宪,虽然严党一系官员把他吹得神乎其神,可就这么多年的实际成效来看,胡宗宪剿倭都艰难,现在让他还要清剿张琏反贼,怕是不容易。

    在江南征收那么多的赋役和厘金,养着数十万大军,可是倭寇依旧猖獗,杨博都怀疑外面的传闻,那些收上来的银子是不是大半都进了胡宗宪和严党一系官员的腰包,否则就是用银子砸也该砸死倭寇了。

    杨博从没想过胡宗宪能够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但是眼看着江南可能酿出大患,也该收手了吧,不然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而他考虑的这些,其实胡宗宪也能想到,只是他也有自己的顾忌。

    手下大多是抽调各处卫所兵,这些军士战力不强,守城尚可,野战歼敌却颇难,唯一敢和倭寇野战的也只有戚继光和谭纶新训练出来的营兵,可没有大规模实战,胡宗宪也没底气说出必胜的话。

    现在的朝局,按照严世番给他信中所提,绝对不能吃败仗,否则皇帝很可能会换人。

    所以在接到京城旨意后,他能做的就是抽调兵马尽量堵住张琏反贼向外扩张的道路。

    兵马部署在山外的府县和要道上,让那些明军进山剿贼,他也不敢下这样的命令,他已经在考虑要不要重新抽调广西狼兵来福建了。

    倭患之初,明廷曾抽调狼兵剿倭,虽有战绩却并不亮眼,且狼兵适合山地作战而并不适合于倭寇交手,所以很快狼兵剿倭就被逐渐放弃。

    现在要重新抽调狼兵,请旨到调来人马,最少也是大半年时间,可朝廷给出的期限却是有限。

    胡宗宪在浙江左右为难,可是很快他就没心思考虑此事了,因为大股倭寇已经靠近大明沿海。

    嘉靖四十年春,倭寇近万人,战船五十余艘集结于宁波、绍兴外海,侦探虚实,伺机入犯。

    只是,现在已经不是以前,整个沿海州府漏洞重重。

    作为直面东海的宁波,这么多年下来早已经被打造成一个固若金汤的堡垒,而绍兴更靠近杭州,自然防御力量也是不轻,继续向南,则是台州府和温州府。

    被明廷发现踪迹后,胡宗宪很快就派出戚继光率领招募的营兵出战,作为机动兵力快速向宁波方向增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