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言情 红尘渡劫 一三三、仙剑赠贤士

一三三、仙剑赠贤士(2 / 4)

    周航对着围观的群众双手抱拳,行了一圈抱拳礼。说道:“我们今天虽然口袋不鼓,缺几个钱,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里。饿了有饭吃,凉了有衣穿,病了有医生,困啦有房住,孩子有学上,毕业了有事做,这一切是凭空来的吗?不是!是我们民族的先贤和英雄们前赴后继,用他们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的。”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一圈后,继续说道:“从古到今,有多少先贤和英雄门,为了我们后人过得有尊严,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我们今天这些人的幸福,燃尽了他们的光辉。大家刚才看到的是这廖家坪的先人廖仕高前辈,为了阻挡蒙古大军在我们川内屠戮,独自一人去蒙古大军中刺杀蒙古大汗蒙哥,斩杀助纣为虐的天竺吐蕃的妖僧。因寡不敌众,陨落于蒙古军营中,他的仙剑带着一缕英魂返回故乡,在这牌坊上守护家乡七百多年,大家知道吗?当年的新历八月十九日,蒙古大汗蒙哥被钓鱼山守军射杀,这里面难道没有廖仕高前辈的功劳吗?今天,他的仙剑显身了,证明盛世来临,他放心了,他已经把守护乡里的重任,交到了今天的我们手上。我们一定要接过前辈英雄们交过来的重担,把我们的国家和家乡建设好,让它变成我们生活的幸福家园。我们要在大青山里建造一座乡贤祠,把那些曾为我们争取幸福生活而付出生命的烈士先辈们供奉在里面,让他们的英灵回归故里,享受后人们的祭奠和崇拜。让我们每逢清明、国庆、春节,带着孩子们去祭奠他们。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因为有他们的付出,今天的我们,生活很幸福!”

    “哗啦啦...啪啪啪...”围观的群众爆发出雷霆般的掌声。

    一行人在廖家坪牌坊这里耽误了一阵后,继续沿着青石板路往柴窑堡方向而去。

    柴窑堡是一个烧陶瓷的地方,这是一个大村庄,有七八十户人家,现在瓷器都选景德镇的,没有人再选土碗土钵了,所以他们多数已经不再烧窑了,只有几家在老人的坚持下,还在用木柴烧陶瓷榨菜坛子、泡菜坛子之内的东西,销路还有。

    到了柴窑堡,五里青石板路就在这里完结了。黄士海说道:“青石路是一条来财路,修公路是千万不要破坏了,最好是保持原样。”

    廖俊勇说道:“半山公路过来是平的,比现在的位置高得多,像这种大院子是要修支路下来的。”

    众人来到柴窑堡,顺便歇息一下,找口水喝。这里的七八十户人家都姓柴,祖传手艺就是烧窑,所以叫柴窑没毛病。但给他们泡茶的柴大勇老人说他们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后代,众人就觉得有些扯淡了。老人七十有六,身体强壮,精神矍铄,一身车窑和烧窑的手艺,自然不用说,那是非常的娴熟高超。他当众给众人表演了一番高超的车窑技术,只见鸡蛋般大的一团泥块,放在窑盘上,用木棍转动搅动了几下,那窑盘就转动力起来,老人随后用手指往泥团上轻轻一按,另一只手在外面轻轻一抹,一个盛汤的大腕就出来了,只见老人用刀子轻轻一铲,就把那成型的碗给取了下来,放在众人面前。

    周航仔细端详着这个刚成型的泥碗,只见造型规则,比例合理,黄金分割法则被老人运用得如此娴熟,实在难得。于是,周航问道:“柴大爷,你这种碗烧出来的成品有没有,能给我看一下吗?

    柴大勇老人仰着满脸络腮胡的脸,一脸自豪地说道:“当然有!老太婆,把我年前出窑的碗拿几个出来,给周老板他们看看。”

    柴婆婆不满老板的作为,嘀咕道:“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像小孩子一般爱显摆。”

    虽不满老伴显摆的行为,但她还是进屋端出来三个一模一样的大腕来。

    黄士海、廖俊勇、周航三人一人拿起一个碗仔细看了起来。只见这碗呈青蓝色,釉质细腻,胎体轻薄如纸,对着灯光一照,从碗里面能够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手指。黄士海赞美道:“好东西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