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554激战一片石

554激战一片石(2 / 4)

    此时正是佛朗机炮快速发射中,声音小了还传不进他耳朵里。

    白文智点点头,脸上一片阴郁。

    此时城外鞑子的人马虽然很难准确计算,可万人左右应该不差。

    经过先前的对射,双方弓手都有伤亡,可明军这边明显更加不利。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的人少。

    此时城外鞑子已经接近城墙,白文智勐一挥手,三百余支火铳枪口伸出城墙垛口,对着下方的鞑子就是一轮齐射,发射完成后铳手立即收回火铳蹲到城墙后,以城墙掩护重新开始装填dàn • yào 。

    佛朗机炮的子药筒已经完成一轮发射,副炮手还在紧张装弹,几乎装填完一发,明军炮手就会马上打出去。

    不过到这个时候,先前还声势浩大的炮火攻势也是一滞,再不如先前般凶勐。

    “去,把西墙那边的人调三个百户队过来。”

    鞑子人马巨多,自然不会选择难以行军的山地,而是把进攻目标放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关城这里,倒是给白文智从容调兵的机会。

    很快,西城墙段的明军士卒开始汇聚到关城上,参与到防守中。

    当一架架云梯搭上城墙的时候,惨烈的攻防战终于在一片石关城头上爆发。

    在蓟东一片石关爆发激战的时候,长城的烽火终于传到了蓟镇总兵府三屯营。

    烽火台的优势此时展现的淋漓尽致,数百里外的信息可以通过一个个烽火台快速传递,无视复杂地形的限制。

    对于建造长城的地带,除了山海关本就是辽西走廊发端而一片开阔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在蜿蜒山脉上建造。

    望山跑死马,可想而知这样的地形条件下传递消息的难度。

    虽然明军长城沿线守军能够用接力的方式传递军情,可总归没有烽火来的迅捷。

    三屯营,位于蓟镇迁西县西部,西接遵化通北京,东接迁安可到山海关,是大明花了十余年时间才最终选定的蓟镇总兵府驻地,因为这里正好处于蓟镇长城的中段,附近河流充沛可以保证数万大军的水源,交通也是极其便利。

    蓟镇总兵府内,代总兵胡镇已经接到消息,知道东面发生战事,从烽烟看鞑子此次入寇规模不小。

    “关城内除了我的亲兵营外,还有那些队伍齐整?”

    一个月前的战事,导致蓟镇明军兴师动众几乎沿着蓟镇长城跑了一个来回。

    虽然战事已经结束,可向各部传达归营的命令后,明军各部却不会急匆匆往三屯营赶,而是慢悠悠的返回营地,实在是累的狠了。

    作为代总兵,胡镇也不愿意对士卒进行压榨,担心引发士卒反感,干脆就听之任之。

    只是,谁能想到,才一个月时间,鞑子会卷土重来,只是这次的目标从蓟西转移到蓟东。

    搞到这个时候,胡镇发觉好像自己手里暂时没有多少可动用之兵了。

    “步营有顾寰、李怀德等部可以动用去,骑兵还有游击董一元部齐整。”

    “速传令董一元,立即率军东进增援,沿途通知兴州、永胜、抚宁三卫做好准备,随时出战。

    步营也立即准备,明日一早随我出发,通知左近各部,立即向东前进。”

    胡镇当即下达命令,让亲兵拿着令箭下去传令。

    蓟镇数万大军最近兴师动众东奔西跑,仗没打几次,可却已经人困马乏,胡镇也不得不考虑动用地方卫所助战。

    而蓟东三卫自然是参战首选,毕竟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可以快速抵达战场。

    烽火台在传递消息的速度上优势明显,可终归无法准确传递复杂信息,不过在这个时代,终归还是最优秀的一种通讯方式。

    还在营中等待的董一元在接到令箭后,片刻不敢耽搁,直接率领骑兵出了三屯营,向迁安方向疾驰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