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553骄兵悍将

553骄兵悍将(2 / 4)

    其实,这样的列阵在大明也有参考,明军步卒的阵列就彷照此法,只不过一部分弓弩手已经变成了火铳手。

    这也是蒙古骑兵在面对准备充足的明军步卒方阵也会束手无策的地方,他们往往只能利用战马的速度奔袭行军中的明军,而难以在正面战场和明军抗衡。

    毕竟,人都是惜命的。

    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明军,还没照面就被大量杀伤,蒙古人也会崩溃。

    但是,就现在的明军条件,这样的步卒方阵其实也已经不多见,或许也仅有各镇总兵、副总兵旗下正兵营能勉强办到。

    其他的卫所,缺乏粮饷,疏于训练,早就废了。

    而马芳、戚继光等将领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他们的战术未必是最精妙的,毕竟大多脱胎于前人经验总结,这些在《大明会典》中也是有所记录,而根本原因则是他们补足了这些短板。

    俞大猷统领的其他卫所士卒,虽然不能彻底解决粮饷、训练问题,可也是最大限度在战事予以补上,以此提升士卒作战士气。

    实际上,明朝卫所兵基本素质还是有的,否则俞大猷也不可能带领地方卫所士卒参与一场场战事还取得胜利。

    “马芳军中大规模装备“三眼铳”、“五眼铳”等连发火器,而在作战思路上,马芳更将“以快制快”发挥到极致。

    发挥官军在火器技术上的优势,作战中火铳骑兵,骑射兵,刀兵相互配合,反复冲杀,以此“可补骑射之短也”。

    此外,每当冬春之季,马芳必派遣精锐骑兵组成小分队对蒙古草原进行反突击,以劫掠马匹和焚烧草场为作战目标,最大限度摧毁蒙古人的作战资源。

    而当蒙古军南下侵扰时,切忌闭关消极防守,而是要以长途奔袭,断绝蒙古军后路,聚歼蒙古军有生力量为目的。”

    “啊,原来如此,扬长避短排兵布阵。”

    在魏广德介绍完知道的马芳骑兵冲锋阵型后,裕王就拍掌赞叹道。

    “以前,我也只以为骑兵就是正面冲锋就是了,看谁的手下悍勇,就能击败敌人,没想到还是要排好队形。

    也是,虽然冲锋起来,阵型会有所松动,可毕竟大体上前后的位置不会变。

    以火铳手在外围,弓弩手居中,在骑兵和鞑子交手前就放倒一批,打击敌寇士气,也难怪马芳部能连战连捷。”

    魏广德先前讲的稍微细一些,很多其实都是张居正没去思考过的。

    张居正没事儿也看过兵书,但对其中许多都是一知半解,裕王也是类似。

    毕竟,这时期的大明面临的可不是和平环境,北面蒙古的威胁与日俱增,给大明朝廷上下的压迫力也是不断提升的。

    这样的环境下,也迫使朝臣们不由自主的多看两本兵书。

    土木堡之后,也就是这两次,蒙古骑兵距离京城不过百里,谁知道哪一天人家的兵马就真的打到京城城墙下了。

    “这么看来,马芳部还真的就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俺答汗是避开马芳部偷袭宣府。”

    殷士谵的话,终于把众人议论的焦点又拉了回来。

    大军在外,其实虽然一开始魏广德就不觉得马芳部会遭遇多大的麻烦,可没有消息心里也是忐忑。

    魏广德的话,让裕王、张居正等人似乎看懂了明军和虏骑真实的力量对比,感觉似乎大明官军也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只要领兵将领好,明军就有能力正面击败蒙古鞑子。

    边堡经常出现的情形就是,虏骑侵扰围城,周边明军出战救援,虏骑往往是偷袭伏击行进中明军,然后再趁势攻城。

    训练有素之兵,自然可以在斥候示警后很快调整队形,完成战斗准备,鞑子看到明军队列完备,毫无胜算,立即拨马离开。

    而更多的,则是在鞑子冲锋到眼前时队列依旧散乱,被人直接冲散奔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