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486筹钱

486筹钱(2 / 4)

    可现在才年中,要还这笔银子的话,最快也要到来年,户部新的规划出来的时候安排进去。

    常盈库的借款能拖半年之久吗?

    怕是很难。

    户部即便是借银子,至多也不过俩月就会归还。

    至于从各部、寺凑银子,怕是先说的天花乱坠,到摊派的时候就叫苦连天,也是烦人。

    还有就是从盐、茶税方面做文章,可远水不解近渴。

    近些日子,徐阶和袁炜还在和吏部商议,如何调整原来严系官员占住的位置,如鄢懋卿等总理盐政的职位,那都是要换上自己人的。

    这些事儿都没有安排妥当,又怎么让他们搞钱出来?

    能来钱的渠道还有哪些?

    或者说谁手里还有钱?

    官绅手里有钱,可这个先例不能开,而且也没有适当的理由。

    剩下就是宗室勋贵一家了,他们世袭罔替多少代了,手里积累的财富应该不是小数,只需要各家分摊一些就够了。

    念及此,徐阶抬头看了眼御座上的嘉靖皇帝奏道:“陛下,重录大典乃是盛事,当通过宗人府晓谕各地宗室王府知。

    想当年成祖时曾言,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方有《永乐大典》问世。

    上至太子少保姚广孝、大学士解缙,下至无官无品之儒士陈济等齐心协力,历时数载方成。

    今日陛下欲重录此书,当让各王府出人出力,仿成祖之风共襄盛举。”

    听到徐阶说道宗室时,袁炜就已经猜到徐阶的打算,待他说完话,果然是让宗室出钱。

    这个主意不错啊,让宗室掏银子,不需要朝廷出。

    “臣附议。”

    徐阶话音刚落,袁炜已经急不可耐表达自己的态度。

    在嘉靖皇帝思考徐阶提议的时候,徐阶心里也是苦。

    知道嘉靖皇帝有心重录大典,可是自己学生张居正接任国子监祭酒一事却没有安排好,实在是近期事儿太多,特别是严嵩忽然被致仕,打乱了他的许多布置。

    当初,不少工作可都是为严嵩准备的,就是希望他不会出面反对。

    现在好了,那些都成了无用功。

    嘉靖皇帝已经忍不住了,想来很快就要正式下诏重录大典,徐阶在心里叹了口气。

    一开始,他是打算让张居正以国子监祭酒和翰林院侍读的十分参与进去,争取一个总校官的职位,现在看时间上是来不及了。

    “朕知道了。”

    这时候,御座上的嘉靖皇帝终于开口说道,这话也表露出他已经同意了徐阶的提议,让各王府出资,朝廷出力办成此事。

    虽然徐阶说的是让各王府出人出力,可朝廷有那么多人,那里还需要他们派人,只需要银子而已。

    不过,在徐阶和袁炜觉得今天嘉靖皇帝目的已经达成,他们也准备请辞之时,嘉靖皇帝话题一转又问道:“听说内阁之前一直和吏部在为京察而商议官员改迁之事,现在进展如何?”

    嘉靖皇帝问官员调动,徐阶不由心中微动,难道嘉靖皇帝口袋里也有人要安排?

    不由得小心应对道:“此次官员升迁,主要是按内、外察结果进行轮换,此事其实去年就已经有所准备,地方政绩出众者或升迁或调京任事,京官能力佼佼者外放增长见识,熟悉地方官府流程。”

    “说说已经定下来的人,随便说说,朕也随便听听。”

    嘉靖皇帝看似随意的说道。

    徐阶和袁炜悄悄对视一眼,只好由徐阶开头,说起几个已经定好的人。

    这些,其实是去年就已经定好去向,或者说当时不管是严嵩还是自己,亦或者袁炜都不反对的安排。

    徐阶说出几个人名及安排后,发现嘉靖皇帝似乎兴趣正浓的样子,丝毫没有让他停下来的意思,只得继续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