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341对兵变麻木的皇帝

341对兵变麻木的皇帝(2 / 4)

    另外就是他们自己,多多少少都有失察之罪,在弹劾奏疏也提一嘴,不然也说不过去......

    事儿,就这么定下来。

    各家联系喊得动的言官,这才有了南京兵部和科道言官集体弹劾马坤的奏疏,又把黄懋官苛待士卒,欲革妻粮的奏疏也一并送入京城,算是给事件定性。

    “把黄懋官那份奏疏给我。”

    嘉靖皇帝坐在御座上眼神闪烁,周围太监内侍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还是很快找出黄懋官最后写好还没有发出的奏疏放到御书桉上。

    嘉靖皇帝拿起奏疏就直接翻看起来,上面的印章没错,至于其他......

    “黄懋官的字迹有无核对?”

    这话是对身边的黄锦问的,黄懋官现在是已经身死,死无对证之下就算是身为帝王的嘉靖皇帝也不敢保证手下那些官员会不会玩出什么幺蛾子来。

    “司礼监已经对比过以往黄懋官的奏疏,字迹无误。”

    说话间,黄锦挥挥衣袖,旁边就有小内侍从下面送上来几份奏疏,都是以前黄懋官上奏的亲笔奏疏,现在翻出来自然就是进行字迹核对时候使用过的。

    嘉靖皇帝并没有因为黄锦的话就完全放心,而是从内侍手里随便取过一份奏疏打开翻看,对两份奏疏的字迹进行了比照。

    “哼......”

    良久,嘉靖皇帝鼻孔里哼出一声,随即愤怒道:“黄懋官该死,如此苛刻恶毒,也难怪士卒要杀他。”

    之前南京的上报,嘉靖皇帝其实没打算追究,毕竟没有闹出大事儿,只是申敕一番就好了。

    兵变这样的事儿,嘉靖皇帝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接堂兄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位子,坐上皇位的那年还是正德十六年。

    嘉靖帝即位之初,改变武宗朝一些弊端,焦竑的《国朝献征录》记载当时的人都认为嘉靖新政“天下翕然,称更生云”。

    就是在这个时候,嘉靖皇帝迎来了他皇帝生涯中的第一场兵变——甘州兵变。

    甘州等五卫军大乱,杀巡抚都御史许铭,并“焚其尸”,挫骨扬灰。

    至于兵变的原因,还是钱的问题。

    许铭任职甘肃镇巡抚,在处置军士月薪上犯了错误。

    他将兵士的月薪由直接给粮变为折合粮价,发给同等于月粮数量的银钱。

    但是这么一捣鼓,军士的月薪就要因市场价的波动而波动,一旦处置失误很容易引起兵变。

    根据记载,甘州月粮一石,折合银七钱,但兵变当月米价贱,粮价才折银三钱三,军士的实际收入减少一大半,这谁干啊!然后士兵就造反了。

    只是事后侦知,因军饷哗变只是借口,真是原因还是巡抚张铭和甘肃总兵李隆之间的恩怨,张铭因为任事挡了李隆的财路,故而李隆暗中指示士卒哗变,杀死张铭。

    甘州兵变本来就是造反有据的事,但是世宗年轻,优柔寡断,对李隆的罪行迟迟不能敲定,所以大大影响了朝廷的威信,致使此后兵变多发,成了明朝的心腹大患之一。

    嘉靖之前也有兵变,但规模小且不杀gāo • guān ,哗变仅是士兵们向朝廷表示抗议的手段。

    而嘉靖朝的甘州兵变,实开以后兵变的范式,造反士兵将矛头直指巡抚等地方gāo • guān ,巡抚等gāo • guān 在兵变中接连被杀,士兵兵变的性质也由向官员要钱的抗议改为指向中央朝廷的造反,兵变成了威胁明朝统治的难题。

    即便最终,李隆被斩首示众,但是恶劣的头已经起了,就再难收住。

    嘉靖三年的时候,大同巡抚、都御使张文锦实行残酷的统治,引起了军队的反抗。

    兵变的主要首领有郭鉴、柳忠、陈浩、胡雄、郭疤子等人,他们在夜间举火为号,杀死贪官张文锦,打开仓库,发放粮食,砸开监狱,释放囚犯,占领了大同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