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323口供

323口供(2 / 4)

    两个校尉刚行完礼起身就听到魏广德的话,心里就笃定这怕是真有事儿找京城的陆都督。

    他们被锦衣卫派来跟着魏广德南下办差,其实也是一种监督,只是南下时曾得到过上司的吩咐,“一起听魏大人的。”

    其中一个年级稍长的校尉,约摸三十多岁的汉子这会儿马上弯腰笑道:“大人,最快莫过于走卫里的谍报,怎么也要七八日。”

    “需要这么久?”

    魏广德闻言皱皱眉,他以为锦衣卫会有什么特别的传讯通道,或许三五日就可以把消息送到京城。

    但是听到说要七八日,这特么不就是利用驿站的快马传递消息吗?

    只不过,他这次的信是写给陆炳的,可不是上奏本,还真不能用驿马,似乎只能是让锦衣卫的人去传递消息了。

    “你们能不被察觉接近今天见的那个人吗?”

    魏广德又开口问道。

    “大人要私下见王直?”

    那汉子听到魏广德这么问,不由得皱起眉来。

    杭州有锦衣卫百户所,但是是否有能力安排此事,军汉也不是十分有把握,说这话的时候还朝旁边那名年轻的校尉那里看了眼。

    那年轻校尉虽然也是锦衣卫,可是魏广德却从他脸上看出一点书卷气,应该是读过书的人。

    其实,京城各卫所子弟当中,不乏读书取得功名之人。

    而且因为北方文风远不如南方,在北方卫所的读书人取得功名的几率实际上远远超过南方卫所,涌现出不少军户家族的文官,甚至做到首辅宝座,前朝的李东阳就是如此。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在弘治朝就入阁,和刘健、谢迁组成弘治内阁“铁三角”,那是相当有名。

    在正德继位后,刘健、谢迁先后请辞,他就成为内阁首辅,在正德时间为稳定朝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YY

    所以,看到这么一个看样子识文断字的锦衣卫,魏广德并不意外,谁说军户家族就不能有人出来读书,他不就是吗?

    “不是我去见他,而是你们。”

    魏广德摇摇头说道,他是绝对不能去的。

    他现在身份特殊,魏广德不确定胡宗宪会不会对他有防备,若是被人发现他私会王直,那可有点麻烦,即便是锦衣卫安排的也说不清楚。

    “大人要见王直的用意是.....”

    这时候,旁边一直没说话的稍微年轻的校尉开口问道。

    “今天你们随本官进了大牢,应该听到王直曾开口说什么诏书的事儿吧。”

    魏广德提点了一句道,“你们想办法,神不知鬼不觉的去见他,搞清楚那是什么诏书,是否还在他手上,签字画押。”

    魏广德的要求很简单,按公文,三日后王直就要被行刑,这是避免不了的。

    人死了,单纯他们几个人听到王直的话可不作数,得留下王直的口供,不然口说无凭,是没办法压服严家在俞大猷桉子上让步的。

    魏广德已经想好了,这事儿就往锦衣卫的人身上推。

    当时王直说出“赦免诏书”的时候,锦衣卫的人就在那里,他们听到了自然就要收集证据,然后报道北镇抚司,这些和他魏大老爷可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样,即便陆炳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迟了,王直已经伏法,可手里也有弹劾胡宗宪的证据。

    严家要是不服,那就把事儿往大了闹,胡宗宪欺君罔上,伪诏诏书,有不臣之心,够他严家喝一壶的了。

    “赦免诏书”的话,他们二人自然是听到的,只是和大部分人一样,都无心深究,因为人都快要被处斩了,说出来的话还有谁理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