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266常盈库

266常盈库(2 / 4)

    虽然户部可以监管大部分衙门的收入,可是因为工部、兵部、太仆寺拥有dú • lì 的财源,收支自成系统,不受户部的管理干涉。

    工部财政主要来自于坐派各地的工料折银以及竹木抽分收入;兵部收入主要为在京官员的柴薪、直堂银,收储在兵部武库司,由兵部发放给在京官员;太仆寺收入主要为各地的俵马折银而来的马价银。

    而内府、光禄寺的财政收入则主要由户部、工部负责管理,但其开支却不受户部管理制约。

    其中太仆寺是所有衙门里收入最丰厚的,也是垫资最多的部门,毕竟你衙门里就那么大的消耗,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财政结余,然后被皇帝和其他衙门用各种理由借走,而后果就是明朝边军没有足够的马匹可用。

    小书亭

    太仆寺是明代负责马政畜牧的机构,因此太仆寺掌握的重要财政资源就是马户,草场,马匹等大量的马政资源。

    弘治年间的统计,太仆寺掌握的养马人丁超过了六十八万,而田地则超过了十六万顷。

    由于中原王朝一直以来深受草原部落的侵扰,因此马政属军国大政,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朱元章就曾说过:“马政国之所重。”

    那么太仆寺作为专管马政的机构怎么会转变成财政管理机构,又是怎么变成明朝最有钱的一个部门的呢?

    明朝实行两都制,因此太仆寺也有两个,北京的太仆寺管理直隶、河南、山东等地的马政,南京太仆寺位于除州,管理南直隶的马政。

    按照制度,太仆寺就是一个专门为朝廷提供马匹的机构,实际上并不具备财政管理职能。

    只是大明南北各省养殖的马匹差距巨大,南方喂养出来的马匹并不适合作为战马,自然价值大降,实际上是亏本状态。

    由此,南方蓄养战马成了亏本生意,不止是马户,南京太仆寺也不愿意继续做下去,于是有了马匹折色,南京太仆寺不在提供马匹给朝廷,而是改为“马银”。

    这马银来源也是复杂,不仅有马匹折色,还有草料银、马场租金等等。

    而马银的数量,也从成化二年仅3万两,上升到正德八年时一年18万两,此后继续增加,到嘉靖七年达到一年36万两,而现在,据说嘉靖三十四年马银收入46万两白银。

    可以说,太仆寺常盈库已经是大明朝廷最后的准备金。

    至于常盈库里到底有多少银子,陈矩摇摇头,他还真不知道。

    或许,只有太仆寺卿才清楚准确数字。

    但是陈矩也悄悄告诉魏广德,“别看朝中百官都担心朝廷因为没钱而发不出岁赐,但实际上太仆寺常盈库里银子多了去了。

    户部的老库已经空了,没有了,可是太仆寺还有个老库没动,那老库嘉靖十三年时封的,现在太仆寺的马银都是堆放在新库里,这也是皇爷根本不担心银钱不足的原因。”

    魏广德闻言眨眨眼,有点明白了。

    怪不得都输朝廷没钱了,可是嘉靖皇帝依旧我行我素朝户部要银子使,敢情人家早知道朝廷还有个小金库在那儿。

    “这银子存在那里就不花销了?还有,知道这事儿的不多吧?”

    魏广德好奇问道。

    “兵部、户部肯定是知道,兵部还管着太仆寺,只是没法直接张口要银子,张口也没用,人家不会给,只会按照年例每年拨给边镇十余万两银子用于购马或是补充军饷不足。

    皇帝可以要,但是也很麻烦,内阁和兵部都会顶住,所以皇爷只问户部要银子,户部空了太仆寺的银子自然就要借出来了。

    只是这是借银子,后面还要还的。

    知道这个事儿的,六部九卿中应该也不多,传开了还得了,各部都有积欠,小阁老都不敢说这个事儿,毕竟那些银子都是朝廷截下来的军费,也是朝廷为经后可能发生的战事准备的军费,可不敢胡乱开支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