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军事 隆万盛世 260威胁

260威胁(2 / 4)

    土官朝贡,亦验勘籍。其返,则以镂金敕谕行之,必与铜符相比。凡审言语,译文字,送迎馆伴,考稽四夷馆译字生、通事之能否,而禁饬其交通漏泄。凡朝廷赐赉之典,各省土物之贡,咸掌之”。

    四夷馆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官方翻译机构,在以前的朝代虽然都有从事翻译的官职,但建立专门的机构还是在大明朝开始的。

    鸿胪寺掌管“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

    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延、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恩,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

    会同馆是明朝专门接待朝贡人员住宿的大规模驿馆,外夷贡使来朝一般居住在会同馆东南西北四馆之一居住。

    既然有来的,自然也有往的,行人司就是这么一个机构,它的职责是“专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诸蕃,征聘贤才,与夫赏赐、慰问、赈济、军旅、祭祀,咸叙差焉。”

    朝廷选派正副使以后,随行官员大多都是从行人司中抽调。

    最初行人司官职不高,定的品级只有九品和从九品,但是在明初大规模朝贡潮后被提升品级到七品,“以所任行人多孝廉人材,奉使率不称职”。

    显然,邹应龙也是被朝廷选拨出来的,入礼部观政后调行人司,以后不管是对内对外捧节奉使都会得心应手。

    “那个劳堪是不是也是江西的?”

    徐阶这会儿一个一个的分析,看谁中奖的概率大。

    魏广德就不用问了,这个人他见过几次,也到他府上拜访过,说了几句话。

    对于魏广德这个江西的,他印象很深,从殿试阅卷开始他就注意到了,只是不好插手拉拢。

    “劳堪和魏广德是老乡,也是九江府那边的,现在在刑部观政,到底留部还是外派就不清楚了,名册里没有看到他的名字。”

    “礼部的名册皇上点头没有?”

    徐阶忽然想到另一个事儿,突然问了出来。

    “没有,陛下当时只是看了,留在宫里,并没有马上给出批示。”

    那内侍马上说道。

    听到这里,徐阶心中就有了确定,别看邹应龙被提到第一的位置,但是他一个即将出任行人司行人的人,是不可能被派去河南查桉的,除非特旨给他加御史衔。

    行人司兼任御史,貌似还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安排。

    劳堪倒是有可能,只需要在名册上加上他的名字,就可以直接调到都察院去,顺理成章就能被外派到河南查桉。

    至于魏广德,翰林院编修还挂着太常寺典薄,不大可能又给个都察院御史的官职。

    三个七品官职集于一身,这是在开玩笑呢。

    魏广德从检讨到编修,已经是升了一级的,兼职一般都是为了给官员升品级或者加大权力用的,像魏广德这种挂两个七品官职的本来就少见,徐阶相信嘉靖皇帝不会再给他挂御史衔了。

    而在徐阶打听西苑消息的时候,嘉靖皇帝初步定下的名单也被人悄悄送到了魏广德手上。

    看到邹应龙居然是排在第一位的,魏广德只能一阵苦笑,因为邹应龙和他关系一般。

    邹应龙,字云卿,兰州皋兰人,因为地域的关系,注定了他和魏广德走不太拢。

    而且据劳堪观察,说邹应龙殿试后就和徐阶走的比较近,听人说当初殿试的时候是徐阶提了他的名次,邹也投了贴算是拜在徐阶门下了。

    剩下的劳堪和自己,估计中奖的概率就不大了。

    魏广德对此只能报以苦笑,还能说什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成全了别人。

    而嘉靖皇帝对调查徽王的消息,也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